协和医学院第一届只招了7个人,仅有3人顺利毕业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24 点击次数:102
听说协和“4+4”的博士生们都能顺利毕业,无一人被淘汰,就真的呵呵了。毕竟在很多人认知中的老协和,是以超级严苛和超高的淘汰率而著称的。协和医学院首次开班的时候只招了7个人,8年之后,第一届协和医院的毕业生只毕业了3个人,协和医学的严谨、苛刻,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。协和医院不是60分及格,而是75分及格,每一学年都会有大量的人被淘汰掉。老协和流传的说法是:“一门不及格必须补考,两门不及格要留级,三门不及格就要扫地出门。”一门学科的考试,除了进行笔试,还要口试和实验测验。考题不只重知识记忆,更看重融会贯通和思维能力。王季午回忆说,自入学到毕业的5年中,我的同学中有的被淘汰退学,有的留级,有的从他校插班进来,到毕业时只有25人;吴阶平回忆说,1933年考入燕大医预科,全班共有52名同学,到1936年考协和时,却只有15人被录取。在协和医学院当学生,意味着暗无天日。当时协和医学院内部有一个词叫“协和脸”,就是整天一张苦瓜脸,因为学习太累了。每天早8点上课,12点过后才下课,午休不超过半小时,又赶到学校,下午2点开始实验课,有时实验会拖到很晚,6点晚餐,然后到图书馆自习,晚10点图书馆闭馆,回到宿舍继续学习到12点以后才能休息。由于学习过分紧张,学生的健康状况普遍下降,还有一些同学得了结核病,因此学校提高了伙食标准,除了一日三餐,下午4点多钟一道茶点,晚上10点多钟还一道茶点,但是几乎没人有时间有食欲去吃。尽管当时也是极少数的精英才能进协和,但如此筛选出来的医生,是让人心服口服的,他们都成为了中国医学界的高峰。
